“缺芯”之殇!处于困境中的国人该如何破局?

摘 要

  今年,“缺芯”成为我国科技产业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和门槛。无论是手机SoC、PC处理器还是显卡,都面临产能短缺。更为焦虑的是,这种短缺并没有随着时间有所缓解,它正在快速扩

今年,“缺芯”成为我国科技产业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和门槛。无论是手机SoC、PC处理器还是显卡,都面临产能短缺。更为焦虑的是,这种短缺并没有随着时间有所缓解,它正在快速扩散到更广的行业领域。

1月份开始,本田、大众、福特等车企纷纷宣布由于芯片供应不足决定减产或关停部分工厂。随后,手机、面板等消费电子行业也陷入“缺芯”困境,整个半导体供应链的上中下游都受到影响。

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蔓延的芯片荒,眼下似乎已到了“火烧眉毛”的地步。然而,全球半导体和芯片大战,或许只是刚刚拉开序幕。

对大多数国家而言,半导体芯片研发生产技术都属于科技命脉,是必须攻克的“城池要塞”,否则很容易在关键领域被扼住“命运的后脖颈”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谁真正重视和掌握这些核心技术和产品,谁就拥有了克敌制胜的重武器。

现今,半导体芯片技术已然成为世界科技争夺与国力较量的核心之一。世界大国尤其是经济科技强国,都极度重视半导体芯片技术产业,力图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。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,也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“缺芯”问题。而突破这个困境,需要的不仅仅是融资资金渠道,更需要解决好专业人才补给,教育资源对接以及各种配套基础工作的铺垫。

追根究底,这场残酷的半导体芯片大战,本质上依然是科技人才的培养之争。因此,培养科技创新人才,成了各个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。

众所周知,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STEM教育,这为科技领域培养储备人才创造了必要条件。而STEM教育的起源地-美国,更是自上而下全力推动长期STEM教育战略规划,这也是美国在自然科学领域领先世界多年的根本原因。

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及产业升级的背景下,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缺口也逐渐将政策的关注点拉向STEM教育。现今,我国已经将STEM教育纳入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,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,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、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
STEM教育的魅力

关于STEM,美国教育部网站有这样一句介绍:

“科学不只是一个学校实验、或元素周期表、或波的属性。它是世界运行的方法,是一种重要的了解、探索以及参与世界的方式,通过科学,我们可以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。”

——美国前总统奥巴马

STEM教育之所以广受发达国家的提倡和推广,是因为STEM的教育过程不是科学、技术、工程和数学知识的简单叠加,而是将本来分散的学科知识实现跨领域结合,组成新的整体进行运用,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,学生将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,而是主动的学习者,深度思维的实现者,更利于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。

STEM发展误区

然而,无论何种事物,在传播当中由于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的不同,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。STEM教育的引进和推广自然也不会例外。

由于社会文化和教学理念的差异,人们对STEM教育的理解并不全面。在国内,部分机构打着STEM的旗号,然而授课内容却只涉及简单的积木搭建、机器人组装。甚至很多家长都被误导,认为STEM教育就是物理化或者是偏重理工科的技能教育课程。

事实上,STEM教育并不等同于传统理工科教育,也并非简单的动手实验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。在理工课程之外,STEM教育还融入了文学艺术等非理科课程,科学、人文、哲学三管齐下,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。

艾科思STEM科技创新课程

作为国内STEM教育行业的开拓者和先锋者,艾科思在STEM教育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。所打造的课程体系最大限度保留了美国公立学校STEM课程特色,并结合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(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),匹配教育部《小学科学课程标准》,更符合中国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。

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阶段内知识点的综合运用,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,艾科思在每个教学阶段都会针对不同年龄层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,设计对应难度的进阶式项目,引导学生将知识融合到项目中。

基础阶段,学生将以科学启蒙班的形式对新知识进行了解,在逐步的学习中明确日后的学习方向,并完成学习目标的清晰化。

进阶阶段,重点培养学生将知识学习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。在艾科思STEM课堂上,由老师发起项目或提出问题,在班级范围内开展探究式学习。在研究过程中,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搜集信息、数据并进行分析、论证,然后设计出一套问题解决方案,在与小伙伴分享、交流中吸收新的想法对方案进行再度改进。

创新、创造阶段,通过参与一系列创新类的科技赛事,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。同时,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,促使学生形成更强烈深入学习的动力,拓展科学视野,提高科技创新能力。

经过系统的STEM教育,学生不但可以实现深层次的学习,培养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认识,更可逐步成长为勇敢的“探索者”、有效的“沟通者”、真正的“问题解决者”、积极的“动手者”以及务实的“目标实现者”。

当然,对比美国STEM教育,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。但以艾科思为代表的教育力量为起点,STEM课程正在加速实现中西融合,快速成为现代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和评价“标配”。相信在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下,中国STEM教育将会愈发成熟,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也必将迈向一个新高度。

END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